和身边朋友聊《FIFA Online》的电竞,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我晚上有两个小时空闲,为什么不看一场真的曼城vs曼联,要去看一场游戏里的曼城vs曼联?
相比于其他品类的游戏,“体育游戏”与“电子竞技”似乎有着天然的契合。
还原现实体育规则带来的低认知门槛,避免了打打杀杀带来的高社会接受度,体育项目本身自带的高竞技性……FIFA率先把一只脚踏进2022亚运会,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从电竞产品的角度,“现实体育”这个属性也给这个品类的赛事带来了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国内体育游戏电竞的探路者《FIFA Online3》的电竞为例,尝试剖析现实体育游戏在电竞道路上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问题1:观赏性与造星
-策略深度与选手差异性的不足
对于传统体育项目和电子竞技,有一个简单的共识:参与团队人数与比赛观赏性呈整体正相关。
事实层面而言,世界上观众人数前10的赛事均为10人以上的项目:
理论层面而言,人数的增加会使得策略选择的指数上升。
对于“最适合电竞”的MOBA,玩家具有显著差异化的分工与不同工种的配合构成了游戏的策略深度与赛事看点。而《FIFA Online3》作为以1v1为核心玩法的游戏,在策略组合上存在先天劣势。
那为什么同为1v1为核心的赛事,03-07年的《War3》能够带来足够的观赏性并且产出大量明星选手呢?
提起那个年代的《War3》选手,我们能想到第五种族Moon、人皇sky和他的sky流、韩国四大鬼王中蜘蛛王Gostop,逆转王Sweet、TH000的随机种族和鬼才式的骷髅海2.0……
原因很清楚了:每个选手身上有清晰的、多维的标签。
种族的选择构成第一层标签(鬼王,人皇),标志性的战术构成第二层标签(sky流,天地双鬼),打法风格构成第三层标签(乱矿,多线操作骚扰,擅打逆风局)。三层标签下,提到一位选手,粉丝脑海里立刻会出现他非常立体的比赛形象。
那反观《FIFA Online3》的选手呢?在泰国现场观摩了EA冠军杯,让我记住的两个选手标签分别是“泰国14岁键盘选手”和“语文老师”——这两个标签均为竞技外标签。
而竞技范畴内, 《FIFA Online3》选手的战术打法是高度趋同的,普通观众眼里只有“选手强弱”这单一维度的差异,只有非常硬核的观众才能够从游戏内战术、操作上对选手产生差异化的辨识。
这是由于FIFA每一代产品都有一个“较优解”,策略深度不足决定了这个“较优解”之下很难再产生细分差异化——比如LOL,虽然S1盛行EU流,S2盛行41分推,但不同的队伍对相同“较优解”的执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帮助了观众对队伍和选手的辨识。
-从内容传播的角度继续强化“14岁天才小将”“语文老师”等竞技外标签,是不是一种思路呢?
“竞技外标签”的确能够为造星带来裨益,比如竞技能力与市场影响力都较为中庸的拜仁替补中锋瓦格纳,披上“青训小将漂泊十年回家”的标签,立刻会让形象立体起来。但当一个竞技项目的选手只能靠“竞技外标签”来赢得关注时,可能这个竞技项目本身就缺少了对观众的核心吸引力。
因此打造选手的“竞技标签”,或者说竞技上的选手差异性是《FIFA Online3/4》必须要做的。
在FIFA系列产品难以避免“较优解”的前提下,如何塑造竞技上的选手差异化呢?我们不妨从现实足球中寻找一些启示。
其实现实足球也是存在每个“版本”的“较优解”的。60年代“版本”的全攻全守,70年代“版本”的自由人,上个版本的Tikitaka……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队伍都趋向于这个“较优解”呢?原因很简单:门槛。
不是所有队伍都有能实现这种强势战术的人员配备。Tikitaka需要拉玛西亚系自青训贯彻的意识,门卫战术需要一个诺伊尔。而在《FIFA Online3》的赛事中,选手选择球员是没有这一层现实门槛的,选手普遍倾向选择高数值,模型好的“版本强势”球员。
因此我的一个思路是:通过赛制规则人为增加门槛,比如设置Ban环节,强行扩大选手挑选的潜在球员池,让选手被迫在能力值不高的球员中进行挑选。
因为球员池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分布,最强阵容一定是挑选金字塔顶端的少数球员,挑选标准为能力值高、球员能够驾驭的战术多;越走向金字塔的下层,数值相近的球员越多(比如初始能力70-79的球员远多余80-89),挑选的标准会越倾向于球员的“特点”而非数值的高低。而有特点的球员组合会构成打法的差异:比如追求反击速度的选手会选择马尔科姆和托万,牺牲身体对抗与高度。这样的规则期望达到的效果是,让挑选“特性球员”的选手收益不低于追求“高数值”“较优解”的选手。
“金字塔下沉”同时能够带来另外两个好处:
一是更有利于球员与选手的绑定:擅用C罗不会成为选手标签,因为“善用C罗”这件事很普遍;但善用阿邦拉霍能够成为一个选手的标签,阿邦拉霍在现实里的沉浮对选手的影响能同步带来话题。
二是战前策略更加丰富:参考LOL在Banpick环节博弈的看点,《FIFA Online3/4》也可以通过将策略博弈更多移到ban选环节,来弥补单局内策略深度不足的问题。当一名选手连续挑选高双速球员,或针对性地ban掉阿邦拉霍时,观众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背后的策略博弈。
在通过赛制规则催生“竞技内标签”的素材后,剩下的工作就要交给内容传播了。
我们还是参考下现实足球:如果一个看球不久的小白观众,从零开始看一场曼城对切尔西的比赛,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瓜迪奥拉和孔蒂不同的流派吗?其实很难。
我们看到穆里尼奥就想到大巴,看到瓜迪奥拉就想到传控,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多数球迷可以自己去单纯通过比赛去解读战术,而是海量的视频、图文、娱乐节目等内容传播去提炼甚至塑造了这些标签。
这也是《FIFA Online3/4》的整套电竞内容体系需要去做的。
---
▌问题2:超出游戏维度的竞争对手
-与现实足球争夺受众
和身边朋友聊《FIFA Online》的电竞,一个常见的问题是:
“我晚上有两个小时空闲,为什么不看一场真的曼城vs曼联,要去看一场游戏里的曼城vs曼联?”
与现实足球用户的高重合度,是《FIFA Online》电竞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无法正面对抗现实足球赛事的前提下,两个思路:要么借力,要么寻找核心差异。
大多数球迷对足球的关注不是落脚在“好看的比赛”上,而是落脚在球队上。因此所谓借力,主要是借助球迷用户对主队的支持。
以我自己为例,在足球资讯平台上,我会优先关注的赛事新闻是:有拜仁的欧冠>德甲>德国杯>德甲漂流鸭大赛>英超……
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可能大多数球迷的状态与我相似:会关注和自己主队有关的一切。
如果是有拜仁官方战队,或者哪怕是官方授权的球迷参与的《FIFA Online》职业赛事呢?
这样的模式在欧洲已现雏形,狼堡沙尔克04等德甲球队已经成立电竞战队,《FIFA Online3》国内职业赛事也在做尝试(里昂-EDG)……从拜仁曼城等俱乐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来看(建立中国办公室,青训合作等),这个思路的想象空间很大。
-另一个思路则是寻找与现实足球的核心差异。
游戏本身而言,教学向的内容是现实足球赛事无法带来的,“学习丁材荣战术板”等赛事内容理应找到更大的玩家群体中的发酵空间;观众代入感而言,“为国呐喊”的机会在现实足球中少之又少。这些都是《FIFA Online》电竞能够打动用户的核心差异。
---
▌问题3:与正统FIFA的差异
-如何与世界接轨?
哪怕一项赛事的顶尖选手全是亚洲选手,没有西方面孔的参与,总会让观众觉得这项赛事不够“世界级”或“国际化”。这种长期存在的认知可能并非一个项目或一个赛事可以扭转。
而《FIFA Online》电竞的尴尬之处在于,中国韩国东南亚以外的区域,均是正统FIFA系列的疆土;《FIFA Online》能够举办的最大型赛事也只是在亚洲范围,对于玩家的刺激,以及能够带来的游戏范围之外的影响较为有限。
在这样的前提下,迈出接轨的第一步有两个比较简单的选择:邀请世界各国的FIFA职业选手参加《FIFA Online》的赛事,或选拔顶级的《FIFA Online》选手参加每年的FIFA世界杯。这些都要求《FIFA Online》从产品侧与正统FIFA系列更加贴近。
相信这也是韩服公测强制PVP使用策略防守的原因之一。
---
▌综述
以上种种均为站在局外的思考,相信局内人早已思考并有所应对。而《FIFA Online》电竞一路上碰到的问题,也会是其他拟真向体育游戏电竞将会碰到的。
在“现实体育游戏电竞”这个议题上,目力之所及,我们能够期待两张答卷的到来:
一张是更接近正统FIFA、开始与国际接轨、模式趋向NBA2K电竞联盟的《FIFA Online4》电竞,和一批高忠诚度与高共同成长价值的专属受众。另一张是2022年的亚运会,以及它能够引爆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