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持续扩张的潜力题材“克苏鲁”是什么?

fay 腾讯互娱市场洞察经理

导语

 

与科幻交缠共生的“克苏鲁文化”,诞生于科幻文学繁盛的三十年代,发展于科技发展飞速的美国和日本, 2018年来,国内涌现不少摘取克苏鲁元素的作品,使得克苏鲁开始在部分游戏玩家、二次元圈层内积累认知。

 

从泛娱乐产品角度来看,内容题材本身对影视、动漫作品很重要,而游戏的内容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从用户需求角度,克苏鲁的文化价值观恰好与目前国内年轻人追求刺激推理、开放共创、末日情怀、戏精等社会心态有很强对应性。因此,克苏鲁风格值得保持关注。

 

---

 

▌一、 什么是克苏鲁文化?

 

“克苏鲁”是小说作品《克苏鲁的呼唤》中的经典邪神角色,也指代整个“克苏鲁体系”——以美国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世界观为基础,所有爱好者们共同创造完善内容的架空传说体系。

 

它们都遵循着这么一套世界观:人类的认知外存在着各种强大、不可名状的神祇,主角通过探究意识到这些神祇的存在后,往往会无法保持理智,产生“克苏鲁式绝望”——发现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成就都被彻底否定,世界不可能会依据人类来运作。

 

 

克苏鲁题材作品往往具有恐怖和偏幻想的黑色科幻要素,审美风格是典型的暗黑美学,在认知“克苏鲁”概念的用户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便是长得诡异可怕的“克苏鲁神祇”、“克苏鲁风格怪物”,其次是“深海/深渊”、“神器”、“信徒”、“SAN值(理智值)”等。

 

---

 

▌二、 “克苏鲁”在国内现状:作品有爆款,但文化认知少

 

1. 克苏鲁作品在国内有爆款,国外大作也常用相关元素

 

部分深层应用克苏鲁文化概念的作品在国内较热门:例如有一定人气的克苏鲁风游戏《第五人格》、《饥荒》、《迷失岛1&2》;在豆瓣电影分别有近14万人、23万人、18万人评价的欧美克苏鲁风格电影《林中小屋》、《湮灭》、《迷雾》;也在起点男频排名第二的克苏鲁风格网文《诡秘之主》等。

 

还有不少国外的游戏、影视、动漫大作就算本身并不是“克苏鲁概念”的故事情节,也乐意用一把“克苏鲁元素”。

 

比如《指环王》中“咕噜”的原型就是《洞中兽》章节中半猿半人的洞穴怪物;《生化危机》的起始点恰恰就是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处处可见、行尸走肉的“深潜者”大军和邪教组织;前不久火爆的电影《海王》中的“海沟国居民”与“深海巨兽卡拉森”同样也是克苏鲁元素的应用。

[ 《海王》中海沟国鱼人追逐女主的一幕:密集、深海、压迫,典型的克苏鲁美学 ]

 

在游戏界《血源诅咒》那类似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印斯茅斯之影》的叙事模式;《黑暗地牢》古神乍现的贵族宅邸;《沙耶之歌》中原型是母神莎布·尼古拉丝的沙耶;《泰拉瑞亚》的克苏鲁之眼、肉山等元素;《辐射》里在末日世界中的邪恶教派……不少游戏大作也热衷于应用克苏鲁文化。

 

至于动漫——日本神番《潜行吧奈亚子》更是直接让《克苏鲁神话》中的“无貌之神” 亚拉托提普化身萌妹子,虏获了大量宅男的心。

 

[ 《潜行吧奈亚子》中的奈亚子 ]

 

当然最知名的元素设定,当属《克苏鲁的呼唤》一文中的旧日支配者 “克苏鲁”。“章鱼头、人身,背上有蝙蝠翅膀的巨人”这个形象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比如《加勒比海盗》中的章鱼脸船长、比如《奥特曼》中的触须怪物,或者《魔兽世界》《炉石传说》中的恩佐斯、克苏恩等等……

 

2. 概念文化没有出圈,克苏鲁文化依旧小众

 

虽然克苏鲁作品有爆款,元素也常常被大作使用,但克苏鲁文化概念并没有出圈。克苏鲁概念认知用户占大盘用户的30.37%,但其中大部分人(21.59%)仅达到“听说过,但不熟悉”的程度,真正熟知克苏鲁概念的核心文化用户只有8.78%。

 

同时,既认知又接触过克苏鲁作品的人仅有6%。

 

---

 

▌三、 克苏鲁文化存在机会:文化小众,需求大众

 

1. 相关内容日益增多,克苏鲁文化热度走高

 

首先,根据百度指数,“克苏鲁”的搜索指数正日益上升。

 

我们也可以看到B站上“克苏鲁文化”衍生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COC跑团”的视频流行起来。

 

 

实际上,国内克苏鲁文化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根据百度指数、问卷数据和克苏鲁作品的桌面研究,可以大致归纳出5段国内的“克苏鲁”文化传播节点。

 

 

注:1.用户初次了解数据和占比数据来自《20190105克苏鲁用户问卷》,占比=各阶段了解克苏鲁的认知用户数/总认知克苏鲁概念用户数2.部分代表作品的时间归类为模糊归类,例如《沙耶之歌》发布于2003年12月26日,但开始有影响力应该是在2004年以后。

 

特别是近来,各大媒体账号、娱乐论坛、视频二作纷纷开始对克苏鲁文化进行科普,国内创作者也尝试将小众又有内涵的“克苏鲁”文化植入作品中,以彰显作品的独特品味。例如18年上线的《第五人格》、《贪婪洞窟2》、《寄居隅怪奇事件簿》等手游,不但游戏中多处使用克苏鲁元素,也将其作为“新鲜感”概念进行营销(如官网设计等),吸引玩家注意力。

 

[ 《第五人格》的官网类似《克苏鲁的召唤》一文中“碎片化线索叙事”的感觉 ]

 

2. 文化特点迎合大众需求,存在进一步破圈的机会

 

之所以判断克苏鲁文化存在爆发潜力,是因为其文化和玩法的特点恰好满足了年轻人的一些心态和需求。

 

1) 内容可以不断衍生,为年轻人留有足够参与空间

 

当代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创作欲望”,并且喜欢“有参与感”的内容,当一个IP让用户能够加入自己的创作成果,就更容易吸引用户进行深入体验和自发传播。

 

“克苏鲁体系”恰好具有这些特性。不像经典固定的古代神话,只要基于世界观和格式,人们可以不停地用考据、新设定、衍生创作去刷新完善这个体系。(这里的开放创作是结果,但却很难说是作者故意设计的机制)

 

2) 与科幻、恐怖、末日题材类似的体验感受和社会心态

 

“克苏鲁”作为一个兼具“科幻”和“恐怖悬疑”题材的IP,其作品中具有大量关于人们对宇宙、深海的未知生命的遐想、“理性应用科学”的态度。“平凡的人类的法则,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无效的和没有意义的。” 克苏鲁式的故事符合当下年轻人打破主流成功模板,重建社会评价标准,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需求,这正是末日、恐怖等题材兴起背后的社会心态。同时,故事里描绘的善恶未知的强大力量,也恰好跟公众对“科幻”的想象和恐惧类似。此外,推理剧情和恐惧震撼的沉浸体验,也能带来释放压力的爽感。

 

3) 戏精玩法

 

年轻人的“戏精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桌游、密室、语聊等游戏都开始加入扮演元素。狼人杀热潮褪去之后,更为讲究推理能力的剧本杀又随着《明星大侦探》流行起来,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桌上角色扮演的游戏模式,并不断尝试体验新的“戏精玩法”。

 

“克苏鲁IP”有个很重要的衍生形式——跑团游戏《克苏鲁的呼唤》(The Call of Cthulhu),是和龙与地下城(DND)类似玩法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我们刚刚也看到2016-2017年阶段,跑团相关视频随着兴盛的“戏精文化”在B站逐渐热门起来,不少克苏鲁粉丝正是由于观看和参加了COC跑团游戏,从而了解到克苏鲁文化。

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