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井喷之后VR内容投资也“起风了”

发表于2016-05-13
评论1 1k浏览


  在人机交互上有着无可替代性的VR技术正在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日前,华创证券在一份报告中信心满满地给出结论,今年的VR产业将会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VR技术的成熟度也已经到了市场爆发的临界点。而根据艾瑞咨询预计,到2020年时VR/AR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00亿和1200亿美元。
  然而,在利好声一片的情况下,谁来开启这个千亿美元级的新兴市场,现在依然尚不清楚。虽然,诸如谷歌、腾讯、三星、爱奇艺等这些巨头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就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消费级的VR设备已经出现,但是更具有市场号召力的VR内容,却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
  “就像iPhone4之于智能手机的颠覆性,VR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一款影响深远的产品。”一位从事VR内容生产的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VR设备成本日渐降低
  头戴式的VR设备是现在普及率较高的VR产品,每逢一些大型的科技展览会,常会有不少的观众现场体验VR所带来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日前的GMIC上,在近50场行业峰会中,全球VR行业峰会非常受追捧。记者当时在现场看到,在会场的入口处聚集了不少的观众在体验VR头盔,主办方准备好的几个头盔也已经因为试用者太多导致电力不足。
  根据记者的观察,VR硬件基本上可以归纳为VR头显、PC端头盔和VR一体机三种类型,这其中的PC端头盔也已经有一定的普及度。在天猫上搜索VR,能够搜索出10页相关的产品出现,三星的Gear vr3代、国产的暴风魔镜4代等处处可见,并且售价仅在几百元人民币左右,便宜的甚至只要100元人民币左右。
  其中,艾瑞咨询的统计显示,头戴式VR硬件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不过,很容易可以看出,将2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放在300亿到1200亿美元的规模中,占比并不大。不少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市场上VR硬件的成本会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拥有一台自己的硬件设备。

内容链接成VR生态重要一环
  如果说在早些日子的MWC大会上,VR引发热潮主要是在硬件设备上,那么现在人们在谈论VR的时候,更多是能让设备产生更大价值内容和链接。目前,VR产业正处于从软硬件技术竞争到内容链接竞争的过渡阶段。在我国,很多厂商已经开始早早地在此方面布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的VR市场不同的是,在国内表现更为活跃并不是华为、联想、小米这样的设备厂商,而是乐视、爱奇艺等这样的内容厂商。
  5月5日,爱奇艺携手300家合作伙伴在北京举办“爱奇艺世界-iVR+全球虚拟现实大会”,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博士就表示,最近针对VR领域的投资风口正劲,但平台型的公司相对缺失,虚拟现实对大众而言仍是一个未来概念,爱奇艺就希望联合这些商家,通过全面覆盖三类VR硬件的APP产品、面向视频和游戏内容商完全开放的iVR+平台以及强大的商业化货币化能力,联合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VR真生态。
  另一家国内重要视频厂商乐视也早早地进军VR市场,去年年底,乐视在宣布他的VR生态战略时,就表示乐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中国最大的VR内容应用平台,凭借与乐视其他子生态——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音乐、乐视自制等的协作,以及与大量第三方内容商的合作,打造VR内容库。
  此外,据记者了解,2015年以来,包括暴风魔镜在内的多家VR企业加紧线下体验馆建设,预计2016年有5000至20000家VR线下体验店建成,处于高速增长期。乐客VR作为一家为虚拟现实线下体验馆提供硬件、技术、内容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去年收入仅为1000万元,今年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亿元。

制作成本高,B端机会大
  仅仅在两三个月前,人们在谈论VR的内容时,还主要停留在色情视频和游戏行业上,现在再谈VR的内容链接,则有了更多的话题。演唱会、体育赛事的全景式直播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如果这项技术成熟,那么歌迷和球迷就可以在家中带着VR设备感受演唱会和体育场上的现场气氛。还有在线医疗、在线培训、在线看房等,VR技术会使得这些远程沟通更加具有真实性和互动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刚刚起步的VR产业,技术成本容易降低,但是内容制作成本却不低。日前,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0周年纪念日上,网易新闻推出的“VR故事/不要惊慌,没有辐射”刷了屏。在回忆这个视频的制作过程时,其中的一位主创人员向记者直言,前期拍摄比较简单,主要的工具是全景式的拍摄设备,一般的拍摄人员就可以完成,但是后期的处理成本比较大,第三方企业需要收取不少的费用。
  在日前的GMIC大会上,一位VR视频内容的制作者告诉记者,制作一条10分钟的VR新闻,大概需要5万到10万不等的费用,这样的报价恐怕会令不少个人和单位望而却步。对于动辄一两个小时电影,在制作成本上也会增加不少。介于不菲的制作成本,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在这一轮的VR热潮中,估计还很难在C端上有所发展,相对来说,价格不太敏感的B端可能机会更大。(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叶丹)
  来源:21世纪经济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