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吃鸡竟被这款游戏吊打!steam国货之光

发表于2018-10-17
评论5 4.1k浏览

虽然现在游戏行业看着秋风萧瑟,但也不乏《太吾绘卷》这样的国货之光。最近又一款国产独立游戏《中国式家长》也在Steam洋气了一把。据Steam官方数据显示,在9月30日,也就是《中国式家长》正式发售的第二天,这款游戏并冲上了热销榜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太吾绘卷》,而排在第三位的则是《绝地求生》。


国产游戏的优异表现,终于让一年多来屡次被区别对待的国内吃鸡玩家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回头来看《中国式家长》,游戏的核心玩法为模拟养成,虽然游戏的大部分时间是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剧情推动,但玩家的任务是既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各方面技能,也要在其于学业压力下,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别看游戏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可如果用网易老板的业余爱好来诠释这套模式,也完全行得通。

刚刚过去的2周,《太吾绘卷》和《中国式家长》似乎让人看到了国产游戏的希望。在知乎上,“《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的成功是否标志着国产游戏的崛起?”问题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50万。

这两款产品不算完美,主创也都仅有2-4人,但它们获得了大量来自玩家和业界的认同——前者的销量已经突破60万,后者也一度登顶国区Steam热销榜,好评率达到了88%。


《中国式家长》用类似模拟经营的玩法,还原了个体,乃至一个家族成长的历程。它的内容非常的接地气,又拥有了超越了简单的现实的魔幻。与其他养成经营类游戏一样,《中国式家长》也为模拟角色设计了几个技能数值,比如智商、情商、体魄、想象力与记忆力,每个属性的培养,会影响到游戏的结局。比如智商高的孩子最后会去做程序员或考上清华,想象力丰富的最后会被艺术类院校录取并从事艺术行业,情商高的则会在长大之后相亲顺利。在这里生存的压力似乎被解构,成为一个有趣并且能够自嘲的方式被游戏消解,中国式的家长又何尝不是80,90的生存困境呢?

但《中国式家长》并没在内容上强调讽刺性,而是通过一种客观展现的方式,让80后,90初那代人的玩家回忆起自己在成长时面对的种种教育方式。给玩家提供数十种不同选项,让玩家自己选择成长方式,模拟一种新的人生


这些内容使得让游戏触达到了越来越多的玩家,也让游戏的影响力更加长尾。如今上线10多天后,它仍旧排在国区Steam热销榜的第三名。

一直以来,总有人讨论国内玩家的不成熟,讨论产业的乱象。但《太吾绘卷》和《中国式家长》却证明,现有的玩家数量和热情足以贡献不错的销量,这些并不是做不出好游戏的理由。长期以来,大部分游戏从业者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揣测游戏玩家的心理,一面埋怨玩家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却不去反思游戏的意义,脱离了真正的游戏的趣味性,一味的去强调经济效应,资本驱动,没有市场的认可,谈何资本于经济效应呢。

从《尼山萨满》到《太吾绘卷》再到《中国式家长》,游戏行业的爆发点向传递本土文化和社会共同经历是一种共鸣,倾诉情感共鸣是游戏话题性的基础。《中国式家长》的成功,也可以成为其他游戏立项时的参考。它们并非设计驱动,玩法系统之间的联动也不如商业游戏成熟,游戏本身甚至不算特别完整。但设计者却围绕题材,通过出于本能的自我表达,营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

这样看来中国游戏产业凉凉的论调似乎成了一个伪命题。不是游戏产业要凉凉,是不走心的游戏要凉凉。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