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活动策划进阶-复盘篇,团队加速成长的秘密

发表于2017-11-10
评论2 2.2k浏览

复盘源自于围棋术语,就是再演一遍。

很多人说,“赚钱就是硬道理,管他怎么赚的”。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是属于大众心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同时也是极其危险的想法和习惯,这跟有些人上了德州牌桌一样,这一次莫名其妙赚的钱,下一次就会稀里糊涂的给输掉。很多牌桌上骗局的开始,也是让一个赌徒自我心里感觉良好。

我们是真正掌握了赢的秘密,还是自己稀里糊涂的满足了诸多条件做成事?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

如何看待总结复盘

跟很多的同学交流,“如何看待总结报告?”大多数同学的心理答案是,自己犯错或者工作没做好的时候,被自己的上司给逼着出的一份文档,很多同学感觉就跟小时候老师收作业写检讨书一样不好,这种情况源于上司在布置总结报告的时候的场景和态度。

更多的时候,即使是交出了报告,当初逼着交的人也不会看,不给予任何反馈。如果有一天大家走上了领导岗位,切记任何事情要给反馈,并且做到即时,有效。

于是写了总结报告的人也很失落,彼此敷衍,进入恶性循环。于是很多的同学会认为“犯错了才写总结”,虽然生活中,甚至电视里面也经常这么演,但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

总结是一次回忆,一次推演和复盘事件全部过程的过程,跟事情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即,无论是做得好还是做得烂,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应当成为工作中必要的一环的行为。

输出的形式不限于文档,可以是任何形式,文档的好处是在于你可以分享可以留存,形成自己的经验,并且有朝一日,你能够随时随地的输出,把自己的经验传输给他人。

总结发生的场景最好是某次活动结束后即刻进行,这样印象最深刻。在大学的时候,我是学生干部,几乎每次线下活动结束后,作为负责人的我100%召集共事的同学们围一个圈,叙述不久之前共同经历的事情,哪些做得好,哪些要改进,发现了问题即时纠正,发现了亮点及时确认,这些都是反馈,这种反馈能帮助整个团队的参与者,最大化的获得经验。

这种习惯一直被我沿用到工作中至今,如果你的团队没人组织,也没这个习惯,也不影响你自己一个人琢磨,经常自己在脑海里面推演只有好处,养成了这种习惯,下次在遇见相同的事情的时候会更有把握。


悟性高讲得不是什么别的,不纯靠聪明劲,而是这个人每天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个行为就是总结。

分析结果,分析执行过程,分析偏差

复盘可应用于任何场景,以活动总结为例。

第一步,数字化呈现结果,看看自己的实际效果是否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目标。完成设定目标的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依次是哪些。

第二步,以第一步的结果,比对当初设定的目标,寻找差异化。按照流程从时间顺序上进行拆解,尽全力还原真实场景。

第三步,无论“当初目标”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我们都要分析原因,当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出于什么目的,唯有如此才能够留下沉淀,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复盘过程中,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1、负责人领头,形成固定的套路

负责人要在团队里面形成第一时间组织复盘的的风气,把复盘变成一个期待感很强的事情,我个人喜欢让参与者每个人准备两页PPT(手写亦可),一页列举活动中出现的亮点和缺点,另外一页随便发挥,汇总到一起,每个人均发言,拒绝一言堂,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视角。

会议有专人记录,控制时间,在黑板上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逐一推进,形成固定的套路。

2、追求坦诚,精确,形成文档输出

结果已注定,复盘的价值就是还原过程,因此要做到绝对的坦诚,复盘会不是批斗问题,不是要求承诺,不是拍胸脯表态,而是追求真实,精确,无遗漏的记录。如果有条件,要求其他部门的同事一同参与。

最终需要形成一个文档,当以后其他的人翻阅文档的时候,能够如实,精确的了解到本次会议,长期积累,就是部门的财富。

3、寻找亮点,关注易错点,设计解决方案。

亮点一定要找,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积累的多了自然形成方法论,让做出亮点的人分享当时的真实想法。

关注过程中的易错点,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其他配合的同事的,光总结问题没用,还要为其设计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绝对不能粗糙的归结为粗心大意下次注意,或者沟通不畅下次加强沟通。

所有的粗心大意均是个体行为,无论这个个体是团队内部,还是团队外部。我们要设计一种解决方案去规避。

我们能设计活动方案,就能够设计出规避问题的方案,把易错点做成检查表,多人互相验收解决,虽然增加执行成本很费精力,但是能保证质量,直至错误逐渐降低,可依据情况陆续降低检查的执行成本。

所有的沟通不畅均是双方行为,增加交流时间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办法,归根到底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沟通的双方有一个人能力不行,就得另外一方额外付出精力。业务能力强的人两三句话能把事情讲明白,使得对方易于理解,减少重复劳动,有效规避错误,顺利完成业务。

工作中的很多沟通不畅的情况,要么自己修炼好能力,要么下次沟通带上翻译官。自己在哪个地方上吃了亏,然后寻找修炼提升自己的方案,并落实践行。

说一个我经历过的事情:某次聚会,由于地点比较难找,先后有一男一女给组织者打电话问怎么走,她对男生使用的话术就是东南西北,距离路口,用空间感作为话术指引,对女生使用的话术就是商店地标,前后左右,用颜色形状作为话术指引。两个电话咨询相距1分钟,每个电话都在30秒内结束……我在一旁汗颜,见贤思齐,心向往之。

这种沟通就是顶尖高手,这种能力不单单能归纳成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意愿和能力是两个事情,那些能力超群的,一定是生活中工作中加以刻意训练,才能在特定的场景形成条件反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尽管我们讲得很明白,但是有些同事就是拖后腿,要么归结为粗心大意,要么归结为业务不行,前者是态度,后者是能力,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工作中比比皆是。


我们的靠谱和不靠谱都在日常的行为里,尽管我们反对贴标签,但是内心早已经为这些人贴上的“坑货”的标签。

事情出了错,都是跟人有关。在复盘总结中只谈论事,是为了保护真相,复盘总结之后必须涉及到人,由团队负责人做出行动和决策。

团队内部的“坑货”,涉及到部门人事管理,团队外部的“坑货”,涉及到对外业务交涉。这已经超过了谈论事情的界限,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里提及。

作为一个个体,要么下次拒绝跟他配合,不得不得配合的话,只能支付更多的精力以弥补对方的不靠谱,尽全力追求最好的结果。


复盘的具体套路,行业里面实在太多了,各自有各自的方式,我不太想输出一个格式,然后大家拿去直接用,而是希望大家领会思路,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复盘模板来。然后养成复盘总结习惯。

总结复盘的长期价值

做运营积累的经验90%都集中在复盘总结上,这是一次完整的看待整体流程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思维习惯养成的过程。

在执行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遇见了顺利的会直接跳过。只有当结果不好的时候,我们才会留意并多加关照,而当结果为好的时候,我们极其容易忽略掉。

问题在哪?因为自己(不小心)做对了,(看起来)结果确实是挺好的,放弃了追求确认感,也同时放弃了追求更好的方案。


如果没有复盘总结,每个人不会去回顾过程,当自己做对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判断自己的蒙对的,还是真正掌握了做对的秘密。特别是多人复盘的时候,我们能够获得交流,获得其他人看待的问题的视角。我在跟其他人交流游戏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这个设计真棒,你当初是怎么想的?”而回答者则很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说“我当初就是随便弄了一下,没想到效果挺好的。”

从执行层面而言,很多的人前2次都能做得顺利,后面就一直失败,其原因就是环境变化了,曾经因为顺利,但是看起来平庸,容错率极低的执行方案会被我们忽略,甚至放弃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心态和习惯极其不可取,所有的经验告诉我们,永远有更好的处理方案。

复盘总结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时间久了,会自然沉淀为干货,技巧,方法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多的时候决策条件不足,根本无法追求做对,但经验能够帮助我们不做错。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经验丰富的高手凭借经验就可以拍脑袋最决定,即使错也不会很离谱的原因,因为高手以前面对过相似的环境,并且已经在脑海中推演了无数次,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高手最终的决策而已。

因为对比和参照,还能帮助我们去养成一个事先预估的习惯,当我们了解到一定的细节后,就大胆尝试对活动进行预估判断,以拉新举例,看完了活动方案,宣传投放渠道以及预算,自己心中估算一个区间数字,看看这次的收益是多少。

开始可能会差距比较大,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加,预估会越来越准确,成为一个准确率极高的预言家,那种自己的估算不断被证明的感觉,即使我们不说,也能让自己暗爽出内伤。老实说,我们有的时候还拿某个活动的收益进行赌博,赢得多的预言家在有些拿不准的场合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重。

想要得到更加快速的成长,并非只是在自己身上,我们也经常关注其他人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情况,跨部门交流并非出现在会议室里,参与双方能够坦诚布公地彼此分享,这在很多的场景下比较难实现,成功了开个分享培训会有可能,而对方出错了,大家都是讳莫如深,不愿多谈。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好奇心,做得成功的地方,明面讨教,一旦他人出错,如果有条件,我们也要寻求细节(注意拿捏尺寸),然后拼凑起来研究,如何让自己将来也不出错。比如应用送审苹果被拒绝的99条原因,协同工作的时候哪两个部门配合不顺畅发生矛盾,看到他人犯错了,尽全力获取信息,并不是为了看笑话,而是为了下次我们做,不会犯曾经他人犯过的错。

会分析过程,总结经验并不难,难得是持续不断的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前面提到的“解决方案”也仅仅是规避低级问题,想要得到境界上的提升,获得更优解,就得建立自己的“决策系统”,并且在每一次的总结复盘里,不断优化自己的“决策系统”。

金融投资分析师有自己的“决策系统”,德州扑克职业玩家有自己的“决策系统”,那些高风险的行业里面同样伴随着高利润,就是因为他们的“决策系统”比一般人更高级,才能发别人发不了的财,一个人形成自己终身受用的“个人决策系统”,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都不算长,尽管有些时候,我们控制不了运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决策系统”估算概率,增加容错性,让胜利女神更大可能性朝我们绽放笑容。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