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X才精彩|《攻壳机动队》视效解析

发表于2017-04-14
评论0 1.7k浏览

这几天最火的电影莫过于斯嘉丽主演的《攻壳机动队》了。这部改编自1989年出版的连载漫画,在没上映前就承载了众多粉丝的关注和期许,在加上国际巨星斯嘉丽的主角光环,让整个影片关注热度更高。但是4月7日上映后,大家对它的评价平平。


有的网友说:看过漫画,真心觉得不好看。纯属为斯嘉丽来的”


“说实话,改的很一般,打斗不过瘾,感情不到位。结尾和妈妈拥抱很狗血。”云云。


不管怎样,今天我带小伙伴们来看看幕后制作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些内容和知识点。

《攻壳机动队》主要的拍摄地在惠灵顿,新西兰的石街工作室,还有一部分是在香港和上海拍的。特效制作团队是MPC,视效总监为 Arundi Asregadoo和Axel Bonami。他们为电影实现了1000多个镜头。为了现场实拍与原始漫画运动效果,制作团队开发了新的拍摄技术和软件工具。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效制作团队,像Atomic Fiction,Framestore,Method Studios、Raynault VFX和Territory Studio也参与其中的制作。


视效解析对比视频


电影开场那段斯嘉丽向下跳的序列混合了CG和实用电子动画制作出来的。拍摄时支撑住斯嘉丽的身体进行序列拍摄,然后再用CG替换掉身体,匹配相机运动最后整合到一起的。在后期处理时,制作团队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调整镜头的构图和色彩。

MPC为草薙素子创建了一个骨架和肌肉,观众们可以透过她的身体看到负空间。然而她的脸部是真实的。这里也是混合了真人和CG。最大限度保留演员的面部特征,然后在她的脸上应用CG嵌板。

对于MPC来说其中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创建漫画中的未来世界。这个故事设置在一个未命名,多元文化的未来城市,必须从原始动漫版本转变为真实的环境。也就说要把漫画中的二维环境转换成照片级别的。在经过多轮的概念设计,视效团队创建了大量的未来城市建筑物、交通工具、高速路系统以及交通和人群集动画模拟。导演为了达到特别的视觉效果,让制作团队建立了一个充满全息影像广告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MPC混合了372个不同的全息图和全息影像。为了打造真实感,MPC设计了一个由80台2K摄像机阵列,拍摄演员的体积画面,然后使用摄影测量将其映射到Solograms上。MPC团队开发了新的软件和工具,使其可以重新构建,操控和布局体积数据,处理解决的数据超过32000次的3D扫描。


城市全息元素

“这个Solograms是这个城市里最大的广告牌,所以我们用了80台不同的相机角度进行拍摄。然后,我们进行摄影测量,为每一帧生成带绘制纹理的物体。”

在电影里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高架桥,要知道它们都是全CG的。这些镜头不只是显呗下高超的艺术性,技术性和逻辑视觉点,且它们也是构建故事的一部分,这些玩意能告诉观众故事发展的依据。


网络增强是攻壳机动队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现是依靠实拍的演员和CG结合。这需要将演员的面部与数字部分无缝的接合在一起。这些角色是以有机的方式创建的,这样才可以让真实的身体和CG部分之间衔接的更为自然。

在那个“The Deep Dive”的场景中,MPC的艺术家们渲染模拟了一个随着时间流逝的全CG角色。这个CG角色是用150台数码单反捕捉运动中的演员,然后重建出的数字角色。


其中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创建数量庞大的小部件,并调整后把他们放在一起。需要制作团队在短时间内创意性的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未来世界语言。“我们每天都会和各个部分以及分管的总监们开会,审查。这样可以快速的得到反馈”。

因为制作团队来自世界不同的城市,所以这样的协作是全球性的。比如有些资产的开发是班加罗尔团队帮助伦敦完成的。在蒙特利尔还有两个单位,他们负责700-800个镜头。班加罗尔队处理了200到250个镜头。


“我们根据不同的序列性质分给不同的制作单位,这样工作效率会高很多。”视效总监Axel Bonami说:“在这个项目上一共有来自全球的800个艺术家参与其中,在项目进行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有600位艺术家在同一时间工作”。


艺伎的概设和制作工作是由维塔工作室完成的。预告片里那段变成蜘蛛间谍模式爬上墙,打开面部,还有脸部爆破的镜头混合了实体道具、部分CG和全CG特效。


Bonami说,总的来说,每一个镜头都有其独特的难度,但最大的挑战视觉表现上的正确性,并保证它们服务于传达故事,而不是炫技。对于任何电影来说,视效都是服务于故事,无形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所以导演对于处理这样一部经典的漫画电影,是不允许视效制作团队有任何失误发生的。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