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AR新主机变掌机 任天堂在奇葩路上越走越远?

发表于2016-12-09
评论0 811浏览

问玩家为何倒坐,叹老任死不回头


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佩服任天堂的沉着,尤其是当WiiU表现惨淡,索尼PS4大卖特卖,微软Xbox One奋力追赶的时候。我们不禁好奇,任天堂究竟何时推出新主机,以便再次加入这场角逐?

  2016年10月20日晚上10点,任天堂如约公布了新主机Nintendo Switch(下文简称NS)的宣传视频。通过预告片我们得知,NS将会在2017年3月正式发售。其实早在一年前,我们就陆续看到关于这台主机的传闻,鉴于任天堂曾经在Wii、3DS上所展现出的惊人创意,许多玩家都认为NS也必将引起轰动。

  是的,NS很酷,但它似乎并没有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既是主机,又是掌机”的概念也似乎只是WiiU时代的延伸和加强。今天,我们不妨来聊聊这台主机,以及它在未来道路上所潜藏的问题。

  (一)Nintendo Switch究竟是掌机还是主机?

  相信许多看完宣传视频的玩家,内心都会产生如上疑问。尤其是开篇男主角因为要外出遛狗,直接将屏幕状的硬件从底座上拔出,此时原本输出在电视上的游戏画面转到了这块类似于平板电脑的屏幕上,再搭配可以安插在两侧的手柄,男主角愉快的带着NS外出遛狗了。

  按照宣传片所表达的意思,NS既是主机,又是掌机。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两者所占据的比重呢?从应用场景出发,我们自然可以将“坐在电视前玩”的叫做主机,将“出门在外玩的”叫做掌机。但如果从硬件规格的角度出发,“50%对半分”的设计显然不现实。

  (1)有那么一瞬间,你会以为它是WiiU

  在为NS定性之前,我们不妨仔细回忆这台机子所给人的第一印象……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在它身上看到了WiiU的影子?

  发布于2011年的WiiU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主机部分,以及兼具手柄和小屏幕功能的WiiU Pad。主机部分负责装载光盘、运算处理,WiiU Pad则在操控之余提供画面输出,比如支持某些游戏的双画面玩法,或者直接将游戏画面输出至WiiU Pad。

  没错,这也是WiiU当年最骄傲的地方——游戏主机拥有自己的独立画面,摆脱电视机束缚,玩家可以在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玩耍。为此,任天堂的高管竹田玄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一直以来,游戏主机都寄生在电视上,而WiiU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则非常简单巧妙,那就是给手柄加屏幕……彼时的WiiU如此,今时的NS也如此。只不过,NS这一次走得更彻底,根据所公布的信息来看,宣传片中的那块屏幕实际上就是“NS主机”。关于这点,下文将继续阐述。

  回看任天堂的过往产品:Wii打破传统主机桎梏,引发体感游戏热潮,后来的WiiU则通过手柄+屏幕的方式实现了“主机也可以像掌机般玩耍”的理念;NDS告诉这个世界,原来掌机也可以有两个屏幕,后来的3DS则在原有基础上引入裸眼3D,让游戏性更加出彩。但NS的宣传片并没有带来多么颠覆性的改变,“主机脱离电视”这件事早已通过WiiU实现,而NS只不过是该理念的加强,因为片中的男男女女带着它走出了家门……也正因为这样,它的性质已经得到显露。

  (2)这一次,任天堂恐怕只是做了个一个掌机

  片中男女的所有行为都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带着这块屏幕和手柄,将卡带插入后槽,那么分分钟就可以开玩。任天堂员工在随后接受IGN采访时也表示,NS的屏幕部分包含了完整机能,底座用于供电充电,以及将画面输出到电视机。

  至此,NS的性质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它其实真的只是一部掌机。我们根据常规逻辑所认知的那块屏幕才是NS的机能本体。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被媒体问及NS的定位时,任天堂表示现阶段的定位是主机市场,并不会危及同门师兄3DS的发展情况。“欲盖弥彰”这个词用在此处虽然稍显不当,但它从侧面反映出了NS的本质:一台可以在客厅玩的掌机。

  话又说回来,我们一直以来觉得NS将会是任天堂的一部全新主机,或多或少是因为受到“主机战争”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看了太多索尼和微软之间的较量,却忽略了任天堂很早以前就走上了一条“不与对手硬碰硬”的道路。

  PS4到目前为止的4350万台销售量已经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微软虽然落后,但财力雄厚的它显然可以通过提升硬件规格的方式开启新一轮较量。而坐拥“马里奥、塞尔达”等顶级第一方IP,以及掌机王者的任天堂显然可以继续用“差异化”策略谋求自己的生存道路,于是我们看到了NS,一台名义上的主机,实质上的掌机。

  当索尼和微软正在忙于争夺客厅娱乐统治权的时候,任天堂则选择了掌机玩家和主机玩家所交集的那片土地。

  (二)Nintendo Switch的未来依然不够明朗

  与当年的Wii不一样,今时今日的游戏市场也远比以前复杂,不管是手机游戏的大行其道,还是索尼和微软对于游戏机硬件规格的不断攀比,又或者是在风口浪尖上的VR&AR,玩家的选择太过丰富,不同年龄和不同喜好的玩家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

  通过宣传片,我们可以发现NS的核心理念是那“咔嗒”一声所带来的便携性,但也正因为这样,它在面对传统高清3A级别大作时,又是否会力不从心?与此同时,手机游戏日益强大的表现力,以及手机本身所具备的综合功能,新生代玩家对于掌机的需求又是否如以前那般强烈?

  这些,都是任天堂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NS所面临的挑战。

  (1)既然要走“便携”的路,那就躲不开“续航”的坑

  没错,“续航”是所有“便携”产品的首要问题。还记得玩家当初是如何批判WiiU的吗?

  A.所谓的画面独立,我拿着WiiU Pad去拉个屎,门一关,基本就连接不上了。

  B.什么?拿着玩也就3-5小时,还得视具体游戏而定。

  作为“屏幕即本体”的NS来说,它的确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玩家完全可以带着它去任何地方。不过关于“续航”问题,任天堂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反而是育碧的开发人员无意透漏,NS的续航大约在3小时左右。

  当然,该开发人员所所透露的信息仅仅可以当做参考,但考虑到NS所采用的Nvidia Tegra方案,其前几代产品的散热和续航能力实在让人担忧。换句话说,连接底座的NS或许无需担心散热和供电,甚至还可以间接提高性能,可一旦被玩家带上街,NS本身的性能,以及能耗速率,将会直接决定了玩家的使用体验,以及游戏开发商所能接受的底线。

  身为掌机的NS,可能真的无法驾驭那些高清、大容量的3A级作品。虽说这符合任天堂的“差异化”战略,但也导致其在高端游戏领域的竞争力弱于另外两个对手。

  (2)比拼规格没意思,我们还是聊聊价格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如果NS按照计划在2017年3月发售,那么它到底应该卖多少钱?很可惜,任天堂对这个问题非常谨慎,所以他们也没打算在2016年结束前公布NS的确切价格。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略微分析一下: 


  就目前来看,任天堂的3DS约为199美金,PS4和Xbox One约为299美金,至于PS4 Pro则是399美金(天蝎座未知,不过应该与PS4 Pro差不多,或者更贵)。

  作为一款高级掌机的NS,究竟应该是往左,还是往右?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其性能接近目前的PS4和Xbox One(具体有多接近,以及实际画面表现力目前谁也不清楚),但恐怕距离PS4 Pro和“天蝎座”还有不小距离。那么由此或许可以推测,299美元将会是它的上线。一旦超过这条线,它将踏入“客厅高清游戏”的战场,这绝对不是任天堂所希望的。

  于是,这也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300美元买NS到底值不值?对于任天堂的粉丝和全机种制霸的核心玩家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那些潜在泛玩家群体,究竟是用这个钱买一台智能手机,还是一台掌机?再加上任天堂一直以来奉行“卖硬件赚钱”的思路,NS留给自己的定价空间想必也不算太大。

  (3)成与不成,关键得看第三方

  什么,任天堂需要第三方?

  作为拥有马里奥、塞尔达、宝可梦等IP的它在某种程度上相当独立,但WiiU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就算是任天堂,也有自己开发不出来的游戏,而这些游戏最终会决定主机的成败与否。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倒是在NS在现阶段的宣传中中看到了这样一幅图:

  除了一系列常规的日本厂商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动视、EA、育碧、B社等欧美大厂,整个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数量也似乎挺让人满意,更别说我们还在宣传片中看到《上古卷轴5》《NBA 2K17》的身影……只不过,让人有些尴尬的是,B社和2K在随后发表了这样的声明——我们很高兴和任天堂在预告片中合作,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确认任何特定的游戏。

  这里当然不是在质疑任何一家公司,我们也充分相信第三方合作厂商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全心全意为NS开发游戏。然而,它们的卖力程度取决于——

  A.NS的整体销量情况。

  B.同一款游戏,全平台开发的难度跨幅。

  C.NS硬件规格所能允许的最高上限和最低下限。

  说句实在话,也许正是因为自家游戏阵容的强大,任天堂在对待第三方的历史态度实在不怎么有亲和力。这一点在曾经的FC独霸时代或许无关紧要,但如今的开发商显然也不吃这一套,既然索尼和微软有钱又有亲和力,凡事好商量,两家主机的开发环境很难度也相差不大,自然无需像当年那样对着任天堂唯唯诺诺。

  换句话说,如果最终事实证明为NS开发一款游戏的过程在各方面都比较异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第三方厂商的投入力度,缺乏第三方作品,任天堂又只能继续用第一方作品来支撑NS……这样的循环,在任天堂身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NS或许是一台全新的主机,不过作为任天堂旗下的产品,它能否打破前辈们的宿命,能否争取到第三方的有力支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款掌机的命运

最后:

  毫无疑问,Nintendo Switch身上具备着与PS4、Xbox One截然不同的属性,当索尼在尝试更加昂贵的高清显示和VR设备,微软在试图淡化主机和PC界限时,任天堂遵循着当年研发Wii的思路,简单直接地从“玩游戏”这三个字出发。

  “拔、插、走”几乎贯穿了NS的首部宣传片,任天堂用那一次又一次“咔嗒”声传递了“随时随地玩”的理念。

  但正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现在的游戏行业已经不是单凭一个创意就能称王称霸的时代。虽然NS有三件宝:宝可梦、塞尔达、马里奥,但如果要更加辉煌,任天堂显然还需做的更多才行。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