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宋(二)建筑与空间组合

发表于2016-09-13
评论0 5.3k浏览
  上一篇在艺述 · 加栏目中的 《中国古典建筑:宋(一) 斗拱》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宋代时期古典建筑的斗拱与其他历史时期建筑的一些区别。斗拱作为富有特色的建筑模块,是我们为古典建筑作断代分析的一个重要历史依据。

  两宋跨越三百余年时光,其建筑风貌华美醇和,除精巧的斗拱层这一特征外,还有着其他各种细节彰显着与其他历史时期建筑审美的不同——比如建筑在空间中的占有方式

龙舟竞渡图》局部 / 元 / 王振鹏 
  画家根据宋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载,描绘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982 )于东京争标演习水军景象,对金明池中建筑物描写淋漓尽緻,图中宝津楼是皇帝观看争标赐宴的所在。

里坊制的打破与楼阁

  宋代以前,即便是以开放著称的唐朝,民宅也不准私起高楼,高大的只能是皇宫及皇亲贵族的府第,窥视他人私宅甚至会遭到重罚。而到了宋朝,里坊制度没落,坊市合一,临街勾栏瓦肆林立,商业繁荣——“环汴栽榆柳、起台榭,以为都会之壮”——高楼广厦,北宋汴梁更是“栋宇密接,略无容隙” ,此时城内民营的酒楼甚至高得可以看到皇宫内部情况,这一现象不但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同时也表明建筑技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北宋东京汴梁城沙盒复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安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是宋元时期最为出名的一座楼阁建筑,作为元上都宫城的正殿,忽必烈即在此接见马可波罗。据记载,大安阁原为宋时汴京龙德宫的主要建筑熙春阁,高约69米,长宽72米,外观四层实则内部7层,宋亡时蒙人叹其精巧,拆解部件运到草原重新组装,相当于将故宫太和殿叠了四层,故元人有“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可见其曾经的雄伟与瑰丽景象。

解构与抱厦

  宋时期建筑的一大特点是寻求建筑单体复杂的空间组合。

《滕王阁图》 / 明 仇英 摹宋人宫廷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时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规整单一的建筑平面,高超的建筑技艺将空间不断扩展,发展出无数组合模式,犹如分型艺术,屋宇连栋,华美异常。

  这一时期,为了追求单体建筑的华美富丽,开始在原建筑前后再接建小房子,被称为抱厦,俗称“龟头屋”。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四面抱厦,独特的建筑平面为海内孤例。

  屋顶十字相交的则被称为“十字脊”。


朝回环佩图》 /  / 李嵩   |    中心建筑屋顶为十字顶

山西万荣县飞云楼 / 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23.19米,玲珑精巧,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

  而当宋文明传到古日本时,组合屋顶逐渐演化成如今的天守阁上的各种装饰部件——“破风”。

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路城 17世纪早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城堡代表,通体雪白,也有白鹭城的美誉。自日本战国时代豪杰织田信长建立了壮丽的安土城开始,层叠的破风屋顶成为了城堡天守阁的标配。

  建筑空间与屋顶,廊,桥,平座栏杆的组合,与我们现在设计过程中对单一建筑模块的解构是相似的。




ART+结构课程学生作业
  绘制单一元素模块,通过设计动作,不断组合拼组,设计出一系列符合空间审美的立方体城市。

ART+学生作业
  研究空间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扎实的世界观场景。

空间审美的延续:园林,赏石

  比起舒适美观的建筑,中国古人的理想住宅往往更加注重周遭环境的适宜,即为“相地”。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山理水,置石植木,所要营造的是对自然山野意趣的概括与凝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比如大规模的以太湖石垒土叠石为大景观者,是宋徽宗的艮岳。

上海市豫园玉玲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传为宋代艮岳花石纲遗物,孔多如蜂巢,置一香炉于石底,则百孔生烟。

江苏苏州市环秀山庄大假山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人工湖石堆叠,浑然一体,而沟壑涧洞俱全,自然山野意趣盎然,实为“城市山林”。

  古人爱石如命,赏石成风。而石最顽,没有一切的浮华外饰,单去欣赏它的瘦,奇,漏,朴。小中见大,石之姿,石之怪也成了中华渊远审美文化的中心。

研山铭 / 宋 / 米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山石原为南唐后主李煜旧物,“石痴”米芾获得后,抱眠三日,狂喜之极,作传世研山铭。只有巴掌大小的研山石,奇峰耸峙,变幻莫测,宋徽宗也为之折服,差点为米芾招来杀身之祸。

ART+学生作业 
  从空间入手,抽离具象元素影响,直接对接审美底层,培养学生对造型的理解,并应用到具体设计中,体会审美的共通性。

  结语: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繁盛期,能工巧匠对传统梁架结构进一步改革,制造出精巧的楼阁式建筑。虽然时日久远,木构造建筑难以保存,但我们还能从宋时书画,案头供石去体会宋人对于空间尺度的审美心得。而这些创作理念作为中华文明积淀千百年来的核心,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失去光彩,但当我们重新去审视学习它并结合当下,相信定能为设计打下底层根基,创造出值得推敲的结果。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