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布局还是IP骗局?中国IP战略的好梦一日游

发表于2016-06-30
评论0 2k浏览

作者 凉宫冬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双城记

按:本文涉及一些冯小刚导演电影的台词,如果你全都记得,那就暴露年龄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索尼的时代,这是微软的时代;这是游戏主机三年一换的时期,这是爆款手游两周过气的时期;这是画大饼的季节,这是讲情怀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玩家面前有着各样游戏,玩家面前一无所有;玩家正在直登天堂,玩家正在直下地狱

感谢狄更斯先生写出了《双城记》,感谢狄更斯先生在《刺客信条:枭雄》里面出现并给玩家带来了诸多困扰。而我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改写《双城记》的开头,是因为狄更斯先生已仙逝多年,他的作品似乎早已过了版权保护期限。他在世的时候,曾经饱受盗版困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狄更斯和查尔文都已加入豪华午餐

如果他活在二十一世纪,恐怕会如鱼得水。不说别的,我敢保证会有内地公司砸大钱买下《双城记》和《大卫·科波菲尔》的改编权(只要人家想卖)——然后制作一个精良的超长PPT,召开巨型发布会,CEO亲自站台,对全国的游戏媒体说:“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谈判,与狄更斯先生取得了一致,获得了他多部优秀作品的游戏改编权,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IP布局。”

为什么亲自站台的CEO一定要强调“IP布局”这个词?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其中的玄机。


某厂召开互动娱乐发布会,宣称将以IP为核心打造泛娱乐布局

IP是啥?

IP、IC、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冯小刚《天下无贼》

如今各大文化娱乐公司言必称IP,正如“淡蓝是新的黑色”,IP也成了新的情怀(被这一句弄糊涂的,可以去重新通一遍GTAV里面老麦的利他教派剧情)。在我小时候,IP的意思是网络互连协议,跟知识产权没什么关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IP在汉语语境里就成了“知识产品”的英语缩写。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假设你跟一个美国人用英语说“魔兽是一个很强大的IP”,他会疑惑——暴雪什么时候涉足了服务器业务?


也就是说,这个英语缩写,只在汉语地区之中有人能理解。就像日本人把个人电脑的英语personal computer简称做pasokon一样,用IP指代知识产品,是一种英语国家的人反而不明白的本地化简称。

在我们这个互联网行业中,有些人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就是把本来让人习以为常的事物给改个名字,达到bigger加成的效果,再用PPT包装一下、吹吹牛,然后先坑一波投资人的钱,再坑一波消费者的钱。除了IP的例子,最明显的莫过于H5——其实就是html5(顺便说一句,H5这个简称也只有我们这才用)。如今,有些人面向全球乞讨,自称众筹;有些人拿PPT当第一生产力整天忽悠公众,自称路演;有些人专门卖品控有问题的产品,自称工匠精神。(注意我的用词,是“有些人”,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众筹都是乞讨,不是所有的路演都是忽悠,不是所有的工匠精神都会生产出烂东西。)

现在,这种习惯终于蔓延到了文化产业,尤其是跟互联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游戏产业。虽然听上去还是有点别扭,不过IP终于从“知识产品”变成了“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变成了“全产业链营销”。


国外倾向于把这种多维度开发的做法叫做“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或“粉丝经济”(economy of fandom)

“囤积IP”为了啥?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冯小刚《大腕》

“囤积IP”的行为,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某公司买了一大堆知名作品的改编权(或者可以叫开发权)。但是,买了不一定就非得去改编,一旦合同到期,购买方还没有进行改编或者其他开发,相关权利将会重新归原作者所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一个小游戏公司的老板,没技术做3A大作,也没钱在北京地铁国贸站的墙上做宣传,那怎么办呢?

你就凑点钱,买下一本读者众多的网络小说、或者是一部驰名海外的日本漫画——的改编权,然后制作一个精良的PPT,在世贸天阶开一个看上去晃瞎全世界的发布会。你在发布会上穿着CEO爆款牛仔裤和彩色长袖衬衫,对着游戏媒体声称,要如何如何开发这个IP,如何如何做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游戏来,如何如何让广大玩家再次体会到第一次接触到原作时的感动。这么大的消息,各个游戏媒体自然都要报道,公司的知名度也就出来了,贷款也好、融资也好,都要比以前容易多了。


集英社线上连载杂志JUMP+与某厂展开了合作

至于游戏做成啥样?

管它呢!反正PPT是第一生产力,PPT就是一切!至于游戏?开服仨月忽悠几波玩家不就得了,坑到钱就跑呗!

更有甚者,对IP的“开发”就仅限于开个发布会,除了做PPT根本就没想干别的,然后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创业公司之中。

当然,并非所有囤积IP的公司都是这么搞的,更多的公司依然着眼于产品本身和长远的业务发展,可还是有不少的所谓“优质IP改编游戏”根本就是个坑钱黑洞。玩家们兴致勃勃购买了游戏,没玩上三天就扔在一边了。

《大腕》里面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房地产商包装住宅项目的手段,而现在,IP的概念突然火爆起来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游戏公司为了给自己包装得高端,仿佛在对着玩家们说:“看!我买下了XXX的改编权,多么情怀,多么耀眼,你还在等什么!只要998,情怀抱回家!”


情怀抱回家

IP概念的火爆会给内地游戏市场带来啥?

将军,德国地图实在找不到!弄一南京地图您凑合着用!——冯小刚《甲方乙方》

在好莱坞,电影公司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用以进行小说、漫画、戏剧、动画、游戏甚至是报告文学的改编。因为改编作品如此之多,奥斯卡甚至单独设了一个叫“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奖项。2016年,获得这一奖项的电影《大空头》,是描绘一群预言金融危机的华尔街精英的故事,十分精彩。相比之下,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几部电影也并不逊色。在好莱坞这样一个文化产业链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地方,尚且要通过给奥斯卡奖分类派奖的方式,来保护原创的积极性,可以联想到,一个在游戏圈外早已闻名遐迩的作品,改编成游戏之后的号召力有多大。即使是可玩性和质量不高如《哈利·波特》系列游戏,也依仗着原著和电影的巨大威力,坚持着出了好几部。


《哈利·波特》改编游戏已经被钉上了耻辱柱

随着内地游戏行业逐渐松绑,大量的资本也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游戏行业的人才、技术乃至创意都比先进国家落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进行既有作品改编,就成了最保险的选择。

游戏行业的资本,在本质上,跟其他行业的资本并没有任何不同——它天生就要寻求利润。一般来说,利润越高,风险就越大,找到利润和风险的平衡点,是所有资本梦寐以求的目标。所谓的IP产业链,正好给资本提供了实现这种目标的途径。与其冒险做一个全新的游戏,不如用一个既有的流行故事,做一个品牌效应出众的游戏。不管游戏做成什么样,毕竟头上顶着一个耀眼的招牌,市场表现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剧甚至是娱乐节目的改编手游,其中大部分根本没法玩,根本没法玩。


大量的垃圾游戏被炮制而出

这些质量堪忧的改编作品,挤占了原本就不那么充裕的行业资源,变相侵袭了原创作品的生存空间。所谓“IP”概念的火爆,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就像一个关卡,原创游戏可能在第一步就被淘汰了。而这些无法出现的原创游戏之中,也许原本会包含着顶级的创意和游戏性。

我们不能因此去责备资本,因为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我们也不能因此去责备业内人士,因为在内地游戏产业刚刚放下基地车的现在,即使是烂大街的改编作品,总比没有作品要好。我们更不能觉得玩家们在求全责备,因为玩家们一直都在玩3A大作,凭什么非得去为了一些根本没法玩的游戏掏钱?

平心而论,内地IP概念的火爆,还远远没有达到返璞归真去瞄准内容、做好内容的层面。如果投资人对游戏行业的了解更深一些,从业人士的整体水平更高一些,玩家的选择更多一些,不管是改编游戏还是原创内容的游戏,还是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看神海系列的剧情内核,是不是很像《加勒比海盗》?如果所谓IP就是一切,那么《加勒比海盗》的游戏应该比《神海》更卖座。然而我们都知道,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两个游戏都差得太多了,如今《神海》更是已经自我塑造成了一个金闪闪的品牌,以至于当年索尼只是在发布会上画了个大饼,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


《神海》已经成功自我塑造为一个金闪闪的品牌,但我们在中国始终看不到这样优质的内容

呃,咱们先不提《最终幻想7》,remake好像依然停留在大饼阶段。

IP概念被热炒,就跟前几年大家热炒3D打印、后来热炒大数据和AR(增强现实)一样。即使经过十几年前那次互联网泡沫大破裂,也没有改变资本的趋势,砸到跟互联网有点联系的新概念上面去!最近,IP这个概念的地位似乎要被VR所取代:现在的游戏公司都在PPT发布会上大谈VR。这就扯远了。

那么,要到什么时候,游戏公司才会用更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所谓的IP产品,并将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放到一条起跑线上来考虑呢?到什么时候,游戏公司做IP布局的目的才能是更纯粹的为了做游戏本身,而不是为了制造微博热门话题呢?


公关炒作让人疲倦不已

要知道,日本和欧美的游戏产业,花费了三十几年的时间才走到现在这种相对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中间还经历了一次几乎让全体从业者全都破产的大崩盘(巧合的是,那次崩盘的罪魁祸首,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个超强IP)。此之谓雅达利冲击。

雅达利冲击之前,美国游戏行业的种种景象,包括大量同质化的低质量产品充斥市场,各行各业都想加入游戏市场分钱(就连卖方便食品的公司都花钱做了十多款游戏),平台提供商对游戏内容毫无节制能力——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内地游戏市场?

随后末日到来,美国游戏市场死掉了。


1983,末日曾经降临

为什么你还抱着垃圾不放?

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对IP产品的非理性狂热,也许会导致内地版本的雅达利冲击。别看现在大家站在台上一团和气,只要这个行业刚刚出现崩溃的迹象,巨额资本将会第一个逃离陷阱,只留下不知所措的游戏公司,和“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还有进口3A玩”的玩家。然而资本不在乎这些,资本是流动的,这一行不赚钱,可以撤走去做另一行。比如英语培训骗不到钱就去造手机,造手机骗不到钱就去做空气净化器。

好在,就算雅达利2.0到来,只要还有能潜下心做产品的人,整个市场依然会复苏。只不过,那时我们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随便买个网络小说的版权,就能从玩家的手里抢钱了。

IP产品在内地的异常火爆,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优秀的原创作品,大家只能一窝蜂跑向看上去风险更小的目的地,就像“好梦一日游”团队,找不到德国地图只能用南京地图凑合一样,反正也能用嘛!


反正都能用嘛!

要知道,在《甲方乙方》里面,“好梦一日游”团队最终是通过假戏真做,才达到了事业和人生的大和谐。这部电影的结局,也许会给内地的游戏行业带来某种启示:游戏不好玩,扯别的都没用,先别着急做PPT了,还是安下心来做产品吧。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点是我不想讨论的:玩家的需求塑造市场,而市场也在塑造玩家的需求。最初的玩家没有鉴别能力,市场为了赚快钱,开始大批量生产垃圾,过不了多久,玩家可能会觉得垃圾才是精品,而市场就会永远生产垃圾。

我希望最好别这样。


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渣(垃圾)男(游戏),从我做起


看了上面的文章 热爱游戏创作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热血沸腾了呢?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加入游戏团队成为里面的一员呢?
福利来啦~赶快加入腾讯GAD交流群,人满封群!每天分享游戏开发内部干货、教学视频、福利活动、和有相同梦想的人在一起,更有腾讯游戏专家手把手教你做游戏!
腾讯GAD游戏策划交流群:486822377
一键加群链接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